什么是福?
(相关资料图)
有工夫读书,谓之福;有力量济人,谓之福;有著述行世,谓之福;有聪明浑厚之见,谓之福……经几千年悠悠岁月,“福”文化已深深嵌入中华文明的基因,熔铸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,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近年来,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高度重视“福”文化创建工作,持续打响“尤福同享”文化品牌,让“福”文化在传统佳节中演绎,在山水文脉中孕育,在美好生活中传承。
新建“福”文化景观项目位于城区清印溪两岸,主要节点分布在文公桥至西门北岸江滨步道,包含福联、福墙、福卷轴等,总投资20万元。
尤溪县委宣传部文改科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将对联、格言、书法、篆刻等内容和元素融入景观设计,设置‘五福’亭、转福墙、福卷轴主题雕塑等节点,进一步阐释‘福’文化的丰富内涵,让人们在一步一景中感受、了解‘福’文化。”
“五福”亭的命名蕴含着美好的文化内涵:长寿亭、富贵亭、康宁亭、好德亭、上善亭。暗合《尚书·洪范》中“五福”之意:一曰寿、二曰富、三曰康宁、四曰修好德、五曰考终命。
与此同时,尤溪县还结合群众需求,添置福椅、福灯等功能性景观,在增添景致的同时提升群众体验感、幸福感。
市民肖先生表示,这里的“福”文化的设计很有特色,自己每天来这里休闲散步,处处都能感受到“福”文化。
近年来,尤溪县积极践行“为民造福”工作理念,把“福”文化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,用一件件实事来造福百姓。
在尤溪中心城区朱子古街,宋风廊桥南薰桥,不仅方便两岸通行,还成为当地居民和各地游客的网红打卡点。同时与上游的玉溪桥合称为“虹桥晓月”,成为青印溪“一河两岸”的亮丽风景线。
尤溪县委宣传部文改科负责人表示: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推动‘福’文化资源转化利用,把‘福’文化融入到文艺创作、文化产业、民生事业等方面,打响‘尤福同享’文化品牌,形成全县上下知福、惜福、造福、享福的广泛共识。”
标签: